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严复
释义 YɑnFu
严复(1854~1921)(卷名:政治学)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代表。原名传初,又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幾道,入仕后改名复。福建侯官(今闽侯)人。清咸丰三年十二月十日(1854年1月8日)生于一个地主家庭。清同治五年(1866)考入福州船厂附设的船政学堂。清光绪三年(1877)赴英国留学,在学习海军驾驶技术的同时,注意研究英、法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考察英、法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光绪五年归国。翌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为总办。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后,他痛感国势日危,鼓吹变法维新。先后翻译了《天演论》等西方名著,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思想。戊戌变法期间,应光绪皇帝召对,被询有关海军和学堂等事。他没有参加变法的实际活动,戊戌政变后,返回天津。1900年义和团队伍攻占天津,他避居上海,继续从事翻译工作。曾任京师大学堂总监,参政院参政等职。辛亥革命后,政治上日趋保守,1915年出任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效劳的筹安会理事。中华民国十年九月二十七日(1921年10月27日)病逝。译著辑有《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论文有《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


  主要政治思想  严复的政治思想要点有:
  ① 宣传西方的进化论, 主张变法图强。 在论文 《原强》和译作《天演论》中,他介绍了西方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的进化论。他以进化论为根据,结合中国的实际,指出中国已经危机重重,因为侵略中国的西方国家,在哪一方面都比中国强,按照优胜劣败的规律,中国快要灭亡了!但只要人们努力奋斗,完全可以与天争胜而终胜天;只要变法图强,国家就可以永存,种族就不会被淘汰,中国仍然可以得救。他认为处在世界剧变的形势下,变法维新势在必行。他批评了“好古而忽今”的守旧观点,认为“中法之必变,变之而必强”(《救亡决论》),变则强,不变则亡。
  ② 宣传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主张君主立宪。严复认为西方的制度“上下之势不相悬隔”,君主和人民都有权。指出西方制度的特点是“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原强》)。他根据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说,认为人们的自由权利是天赋的,任何人不得侵犯;要讲自由,不可不讲平等,有平等才有自由之权;有了自由之权才能实现民主。他认为百姓立君主,是要君主为民办事,民众才是真正的主人,国家是民众的公产。而中国却是君贵民轻,君有权而民无权。中国要由弱变强,必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必须“鼓民力”(保护和增强民众体力)、“开民智”(废科举,办学堂,以开发民智)、“新民德”(养成新的社会风气,培养新的社会道德)、兴教育,使得人人能够自主自立。这样才能实行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他反对在中国立即实行君主立宪,认为不能“期之以骤”。
  ③ 提倡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中国封建主义旧文化。严复大力宣传、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和新文化,抨击中国封建主义旧思想和旧文化。他指责三纲五常、孔孟之道是僵死的教条,认为宋明理学是无实的,汉学考据以及辞章之学是无用的,八股文“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救亡决论》),必须废止。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斥之为非牛非马的怪物,指出:“牛有牛之体,有牛之用;马有马之体,有马之用”,“未闻有牛之体,有马之用”(《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他认为西学“先物理而后文词,重达用而薄藻饰”(《原强》),而中学却“繁于西学而无用,过于西学而无实”(《救亡决论》)。具体指出西学和中学的 8大区别:西人力今而胜古,中国好古而忽今;西人首明平等,中国最重三纲;西人隆民,中国尊主;西人尚贤,中国亲亲;西人重讥评,中国多忌讳;西人恃人力,中国委天数;西人乐简易,中国尚节文;西人喜娱乐,中国追淳朴(《论世变之亟》)。通过比较,他认为西学优于中学。
  影响  严复的变法维新主张并不激进,但他所介绍并宣传的西方进化论却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武器。他把一批西方近代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介绍给国人,在当时起到了震聋发聩的作用。然而,他的思想在戊戌变法之后日趋保守,由提倡新学而逐步变成旧学的维护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