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花山岩画 |
释义 | Huashan Yanhua 花山岩画(卷名:文物 博物馆) Huashan Pictographs 中国战国至东汉绘制在崖壁上的图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南14.5公里花山屯北明江东岸(见图)。花山,壮语名为“岜来”,汉译为“有画的石山”。宋、明时代已有记录。50年代初期调查发现。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画面临江,崖壁明显内斜。画面长约 172米,距江面最高约90余米,底部高出江面30米,距离山脚一级阶地 3~10米不等。绘画颜料是赭红色的赤铁矿粉,用动物脂肪稀释调匀,用草把或鸟羽直接刷绘在天然崖壁上。画法采用单一色块平涂法,只表现所画对象的外部轮廓,没有细部描绘。风格古朴,笔调粗犷,场面十分壮观。现存图像1900多个,包括人物、动物和器物 3类,以人物为主。人物只画出头、颈、躯体和四肢,无五官等细部。基本造型分正身和侧身两种。正身人像形体高大,最大的高达 2米以上,皆双臂向两侧平伸,曲肘上举,双腿叉开,屈膝半蹲,腰间横佩长刀或长剑。侧身人像数量众多,形体较小,多为双臂自胸前伸出上举,双腿前迈,面向一侧,作跳跃状(见图)。 ![]() 岩画由于长期暴露,许多画像颜色逐渐减褪,模糊不清,有的画壁已崩落,现正在研究保护措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