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风 |
释义 | feng 风(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Wind 中医病因学概念,又称风邪。风邪致病有外因和内因之分。外风本指自然界中因空气流动而形成的一种气候或环境状态,为春季的主气,属六气之一(见气)。但这种气候或环境状态能使正气虚弱或体质易感的人发生疾病,对这些人来说,外风便成为致病因素,属六淫之一。内风则指由多种原因引致的体内阳气亢逆变动所形成的病理状态,与肝的病变密切相关。外风与内风虽有区别,但在临床上都有发病迅速、变化多端的特点。 风虽属春季之主气,但四季皆有,故外风致病无季节性;又因寒、湿、燥、热(火)等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或风与体内痰、湿相结合致病。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风寒湿痹等。所以,外风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是六淫病邪中的主要致病因素,故有“风者,百病之始也”,“风者,百病之长也”之说。外风属阳邪,其性轻扬开泄,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故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出现头痛、出汗、恶风等症状。外风还具有善行数变的特性,故致病后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如风痹(行痹)呈游走性关节疼痛;皮肤风疹来势急剧,其痒难忍,但有时去也迅速,消退后常不留痕迹。外风所致病证较多,应依据其症状和体征来确定所侵犯的人体部位,以及兼挟的其他邪气(或性质)。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外风兼挟寒或热邪,侵犯人体肺卫,产生发热、头项疼痛、恶风、畏寒、咳嗽等症状,俗称伤风、感冒。对外风所致病证的治疗总以祛风为主,同时兼治其他邪气,如风寒感冒用辛温解表的方法,风热感冒用辛凉解表的方法。 内风大多由肝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又称肝风内动。与外风所致病证不同,内风致病的病理状态在临床上可出现眩晕、抽搐、痉挛、颤抖、蠕动、口眼斜,甚至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肢体异常运动的症状,古人因此而类比为风。内风证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和血虚生风等,引致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肝阳化风多由于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致肝气不能疏泄,郁而化火,或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而无制,亢盛而化风,上升巅顶或横窜脉络,从而导致卒倒昏不知人,又称为“中风”(与西医的脑血管病大体相同)。热极生风多在急性热病的极期,由于热邪炽盛,燔灼肝经,阳热亢盛而化为内风,出现神昏、抽搐等症。阴虚风动多见于热性病的后期,或严重的汗、吐、泻之后,此时阴液枯竭,肝所主的筋脉无以濡养,临床可见筋挛肉、手足蠕动等症。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肝藏血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至手足拘挛不伸等症。诊断内风证候,应依据其各自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进行。治疗应针对各自的病因,如肝阳化风者宜平肝熄风,热极生风者宜清热熄风,阴虚风动者宜育阴熄风,血虚生风者宜养血熄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