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shen
鲹(卷名:农业)
carangid
  硬骨鱼纲鲈形目 (perciformes)鲹科(Carangidae)鱼类的统称。 世界重要暖水性和暖温性海洋经济鱼类。鲹的分布与暖流的关系甚为密切,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热带和亚热带水域,也可随暖流到达纬度较高的海区。分布范围相当于南纬55°至北纬65°,主要集中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全世界鲹科鱼类约有 290种,其中以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区种类最多,约170种;美洲东西两岸约120种;东大西洋约40种。
  形态  体稍侧扁,分别呈流线型形、椭圆形、卵圆形、亚圆筒形等。前颌骨一般能伸缩。两颌牙细小,犁骨、腭骨及舌上常具牙。体一般被圆鳞,个别具弱栉鳞,有些种类的鳞片呈针形或匙形。侧线的全部或一部分被骨质棱鳞,或无棱鳞,背鳍2个。臀鳍前方具2分离棘。有些种类在第2背鳍与臀鳍的后方有1个或几个小鳍。
  中国主要经济种类  中国有鲹科鱼类64种,南海均有分布;东海25种,黄海仅16种。有些种类仅在一定的季节随暖流到达东海与黄海。中国鲹科鱼类根据地理分布可分为4个类型:①泛热带-亚热带种,共14种;②印度洋-西太平洋种,40种;③西太平洋种,7种;④中国地方种,3种。主要经济种有下述3种。
  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  为中上层洄游性鱼类(图1)。游泳力强,行动迅速,性活泼,对声音颇敏感,具趋光性。幼鱼摄食浮游生物,成鱼摄食鱼类和浮游甲壳动物。中国海区的竹筴鱼,生殖期在南海为11月至翌年4月,盛期为12月至翌年1月;在黄海北部为5月下旬至 7月中旬。怀卵量约40万粒。卵子分批成熟产出,一般一个生殖季节中产卵 2次。卵浮性,卵径为0.81~0.93毫米,卵黄有龟裂,油球1个,油球径0.19~0.24毫米。在水温20~22℃时约经50小时孵化,仔鱼经5天后卵黄耗尽,开始摄食。1龄开始性成熟,生殖鱼群雌雄比接近于1:1。主要渔场是南海万山群岛、闽南-台湾浅滩鱼场、黄海南部渔场和黄海北部海洋岛渔场。以围网、风网、圆网、流刺网捕捞为主。


  蓝圆鲹( Decapterus maruadsi)  中上层洄游性鱼类(图2),游泳力强,行动迅速,具趋光性。食性广,通常摄食桡足类、燐虾类、长尾类、介形类及小型鱼类等。是中国南海与东海的重要经济鱼类。开始性成熟年龄为1龄,大量性成熟年龄为2~4龄(体长180~260毫米),雄鱼性成熟稍早于雌鱼,卵一次成熟产出,怀卵量为5~9万粒。生命周期短,生长较迅速,1龄鱼叉长为172~191毫米,2龄鱼为209~212毫米,3龄鱼为231~248毫米,4龄鱼为264~267毫米。主要用围网捕捞,也用灯光围网诱捕和底拖网捕获。


  五条(Seriola quinqueradiata)  暖温性中上层鱼类,是重要养殖对象。幼鱼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成鱼摄食小型鱼类。产卵期因地而异,为2~5月。产卵期的表层水温为18~21℃,盐度大于17‰。开始性成熟年龄为3龄以上,叉长600~700毫米。4~5千克的雌鱼怀卵量约50万粒, 6~8千克者100万粒,9千克者达150万粒左右。卵浮性,卵径1.19~1.27毫米,单油球,色淡黄。水温18~20℃时约70小时孵出仔鱼。
  世界生产概况  鲹科鱼类在世界海洋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80年代初世界年产量高达500万吨左右。其中以竹筴鱼属产量最高,其次为圆鲹属和属。此外,鲹属(Caranx)和鲹属 (Chorinemus)也都是重要的捕捞对象。
  鲹科鱼类肉结实,味美,少骨刺,大部分制成盐干品,部分鲜销或制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