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X • xínɡ • 行
词条 | 行卷 |
释义 | 行卷 行卷(xínɡ juàn) 唐代的一种习尚,应举者在考试前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贵显,称为“行卷”。后亦指明代坊肆所刻举人中式的诗文。见顾炎武《日知录·十八房》。 出处:语词卷 • X • xínɡ • 行 行卷 唐代科举考试中考生为能得第而采取的请托行为。考试前,尤其是报考进士科的举子为能考试得售,常以请益之名,投书拜谒权要名贵,将自己所作诗文端楷写成卷轴进呈,企求赏识并向知贡举官员推荐。王定保《唐摭言》卷七《知己》:“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原上草送友人》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选举与科举 行卷 唐代,应试举子于试前将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献礼部主考官或公卿名士,求向主司推荐,以利于及第,谓之行卷。卷轴每幅为墨边十六行,每行不过十一字,字须端正。投献时须身穿白麻布衣。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