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言学卷 • 普通语言学
词条 | 认知语言学 |
释义 |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种把人的语言能力当作认知能力并加以研究,或专门研究认知与语言之间关系的语言学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许多语言学家认识到生成语言学研究范围的局限性,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现象。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所以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系统,不参照人的认知过程就无法对语言进行描写;语言结构与客观世界,以及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话语功能有关,并以它们为理据;句法也不是语言的一个自足系统,而是跟语义、词汇密不可分,词汇形态与句法形成一个连续统;语义不仅仅基于客观的真值条件,而且还取决于其所构拟的情境样式和人的主观识解样式。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课题主要有隐喻和转喻、认知语法、概念化和象征化、意象图式、范畴和范畴化、原型和原型理论、语法化等,研究目标在于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认知语言学的分支学科有框架语义学、认知语义学、认知语法学、认知语音学等。 出处:语言学卷 • 普通语言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