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天 文 学 • 行星、小行星、卫星
词条 | 土星 |
释义 | 土星 土星 中国古代亦称“填星”、“镇星”;欧洲称为“萨特恩”(罗马神话中的农神)。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六颗。与太阳平均距离9.54天文单位,即14.27亿千米。赤道直径为地球的9.42倍,质量约为地球的95.2倍,密度只有水的70%。公转周期29.46年,自转周期10时14分,形状很扁。表面的云雾带比木星的更规则,但不显著。大气层很厚,主要成分是沼气和少量的氨。土星上空闪电频繁。表面最高温度约-150°C。有磁场(强度为地球磁场的1000倍)和辐射带。已证实的卫星有31颗,其中14颗为不规则卫星。还有明显的光环。镇星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天 文 学 • 行星、小行星、卫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