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大。《易·复》:“不远复,无祇悔。”孔颖达疏:“既能速复,是无大悔。”
❸通“疧”。病。《诗·小雅·何人斯》:“壹者之来,俾我祇也。” 另见zhī,zhǐ只。
出处:语词卷 • Q • qí • 祇
词条 | 祇 |
释义 | 祇 祇(qí) ❶亦称“地祇”。指地神。陆德明《经典释文》:“天曰神,地曰祇。”常与神合称“神祇”,指天地之神。并常以天神、地祇、人鬼并提,泛指天上、地上和人世的各种精神体。 ❷大。《易·复》:“不远复,无祇悔。”孔颖达疏:“既能速复,是无大悔。” ❸通“疧”。病。《诗·小雅·何人斯》:“壹者之来,俾我祇也。” 另见zhī,zhǐ只。 出处:语词卷 • Q • qí • 祇 祇(zhī) 恰巧。《左传·昭公十三年》:“大福不再,祇取辱焉。” 另见qí,zhǐ只。 出处:语词卷 • Z • zhī • 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