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通“层”。重叠。杜甫《望岳》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另见zēng。
出处:语词卷 • C • céng • 曾
词条 | 曾 |
释义 | 曾 曾(céng) ❶曾经。如:几年前我曾去过一趟北京。《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曾待客夜食。” ❷通“层”。重叠。杜甫《望岳》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另见zēng。 出处:语词卷 • C • céng • 曾 曾(zēnɡ) ❶乃。《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❷怎。杨万里《病中春雨闻东园花盛》诗:“花底报来开已闹,雨中过了更曾知!” ❸通“增”。增加。《说文·会部》:“会……曾,益也。”段玉裁注:“曾者,增之假借字。”《孟子·告子下》:“曾益其所不能。” ❹犹言“重”,隔两代的亲属。如:曾孙、曾祖。 ❺高举貌。《淮南子·览冥训》:“〔凤皇〕曾逝万仞之上。” ❻古国名。(1)一作缯、鄫。姬姓。在今河南方城一带。西周末年追随申、犬戎攻杀周幽王,灭亡西周。战国初期曾国尚存,建都西阳(今河南光山西南)。(2)一作鄫。姒姓。在今山东苍山西北。公元前567年为莒所灭。(3)在今湖北随州一带。1978年曾发掘曾侯乙墓,出土大量青铜器。或谓此曾国即史籍上的随国,一说曾、随为二国。 ❼姓。 另见cénɡ。 出处:语词卷 • Z • zēnɡ • 曾 曾 古国名。(1)亦作“缯”、“鄫”。姬姓。在今河南方城一带。西周末年追随申、犬戎攻杀周幽王,灭亡西周。战国初期曾国尚存,建都西阳(今河南光山西南)。(2)一作“鄫”。姒姓。在今山东苍山西北。公元前567年为莒所灭。(3)在今湖北随州市一带。1978年曾发掘曾侯乙墓,出土大量青铜器。或谓此曾国即史籍上的随国,一说曾、随为二国。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古部落、古国、朝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