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朱之瑜
释义
朱之瑜
朱之瑜1600—1682  明清之际学者。字楚屿,又字鲁屿,号舜水。余姚(今属浙江)人。明诸生。潜心古学,治毛诗、读礼三十年。崇祯末,屡奉征辟,皆不就。明亡,图据舟山为抗清根据地,数度赴日乞师,在越南、暹罗等地筹饷,并常潜入内地,与张煌言等进行反清复明活动。事败,居日本讲学20余年。为日本水户藩主德川光圀(国)尊为国师,亲执弟子礼。为德川欲建学校而著《学宫图说》,并指导工匠制作模型及祭器。又作《改定释奠仪注》,并亲率弟子练习。卒于江户,葬德川家陵,日本学者私谥文恭先生。为学重实际效用和事功,反对“专在理学研究”。强调知识应从日常生活实践中求得,并主张“经邦弘化,康济艰难”,培养实用人才,与其如理学家追求盛德之圣人,不如学成一门实艺也是立德、立功。重视史学研究,认为“经简而史明,经深而史实,经远而史近”,“得之史而求之经,亦下学而上达耳”。史学观点与黄宗羲、顾炎武相似。学术思想对当时日本有一定影响。著作由门人辑集、德川光圀父子刊印为《舜水遗书》,主要是在日本讲学时的书札问答。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朱之瑜1600—1682  明清之际学者。字楚屿,又字鲁屿,号舜水,浙江余姚人。明诸生。崇祯末,屡奉征辟,皆不就。明亡,图据舟山为抗清根据地,失败后亡命日本、越南、暹罗(今泰国)等地,常秘密入内地,与张煌言等进行反清复明活动。事败,居日本讲学二十余年。深受日本水户藩主德川光圀(国)的尊礼。卒于日本,日本学者私谥文恭先生。为学重实际效用和事功,反对“专在理学研究”。强调知识应从日常生活实践中求得,并主张“经邦弘化,康济艰难”。重视史学研究,认为“经简而史明,经深而史实,经远而史近”,“得之史而求之经,亦下学而上达耳”。他的史学观点,和黄宗羲、顾炎武相似。其学术思想对当时日本有一定影响。著作由其门人辑集、德川光圀父子刊印为《舜水遗书》,主要是他在日本讲学时的书札问答。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明
朱之瑜1600—1682  明清之际学者。字楚屿,又字鲁屿,号舜水。余姚(今属浙江)人。明诸生。崇祯末,屡奉征辟,皆不就。明亡,图据舟山为抗清根据地,失败后亡命日本、越南、暹罗等地,常秘密入内地,与张煌言(1620—1664)等进行反清复明活动。事败,居日本讲学二十余年。深受日本水户藩主德川光圀(国)(1628—1701)的尊礼。卒于日本,日本学者私谥文恭先生。为学重实际效用和事功,反对“专在理学研究”。强调知识应从日常生活实践中求得,并主张“经邦弘化,康济艰难”。重视史学研究,认为“经简而史明,经深而史实,经远而史近”,“得之史而求之经,亦下学而上达耳”。他的史学观点,和黄宗羲、顾炎武相似。其学术思想对当时日本有一定影响。著作由其门人辑集、德川光圀父子刊印为《舜水遗书》,主要是他在日本讲学时的书札问答。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