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杜马
释义
杜马
杜马JeanBaptisteAndréDumas1800—1884  法国化学家。1816年迁居瑞士日内瓦,在药房习艺,并去大学听课,1823年回到法国,定居巴黎。历任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法兰西学院、巴黎大学教授。为杜马蒸气密度测定法和氮的燃烧定量分析法发明人。对有机化学的主要贡献是,依据醇的某些反应,证明乙醇中有乙基与甲基存在,结合后来*维勒与*李比希发现的苯甲酰基,奠定了有机化学中的基团理论。1834年根据氯对醇的反应结果,提出取代作用的见解;后又发现乙酸中的氢被氯取代后基本性质未变,导致1839年化学类型学说的建立。著有《论醋酸和氯乙酸的组成》《论酯》《工艺应用化学专著》和《化学哲学讲义》等。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化  学 • 人 物
杜马  ❶俄语 дума的音译。沙皇俄国中央和地方咨议机关的名称。(1)“大贵族杜马”。即“波雅尔杜马”。15至17世纪俄国贵族咨议机构。初由王公掌握,后为沙皇控制。彼得一世时设“参政院”,“大贵族杜马”形同虚设。(2)“城市杜马”。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市参议会。1785年成立。由等级制代表组成。1870年市政改革后,杜马代表每4年按财产资格改选一次,保证了大资产阶级和上层贵族的优势地位。十月革命后解散。(3)“国家杜马”。沙皇俄国的国家代议机构。1906年成立。初为咨询机关,后改为立法机关。先后共召开4次(1906、1907、1907—1912、1912—1917)。十月革命前解散。
  ❷1993年12月起俄罗斯议会中的下院亦称“国家杜马”。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俄国近代史
杜马  ⑴ 译自俄语дума。沙皇俄国时期的中央和地方咨议机关的名称。(1) “大贵族杜马”。即“波雅尔杜马”。初由王公掌握,后为沙皇控制。(2) “城市杜马”。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市参议会。1785年成立。由等级制代表组成。十月革命后解散。(3) “国家杜马”。沙皇俄国的国家代议机构。1906年成立。初为咨询机关,后改为立法机关。共四届(1906、1907、1907—1912、1912—1917)。十月革命前夕解散。  ⑵ 1993年12月起俄罗斯议会中的下院亦称“国家杜马”。
出处:法学卷 • 外国法律史 • 俄罗斯苏联
杜马Georges Dumas1866—1946  法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生于加尔省的莱迪良。188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里博的建议下开始研究医学。1897年任巴黎医学院精神病诊所心理学实验室主任。19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04年与让内一起创办《正常心理和病理学日报》,并成立法国心理学会,任秘书长和主席。1912年任巴黎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1908年、1912年、1917年在巴西组建第一批心理学实验室。对拉丁美洲国家的心理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研究心理病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特别是在情绪的生理机制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主要著作有《微笑和情绪的表达》(1906年)、《心理学论文集》(1923年)、《心理学新论文集》(1923年)。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人物
杜马  ❶译自俄文дума。沙皇俄国时期中央和地方的咨议机关。(1)大贵族杜马。即波雅尔杜马。15至17世纪俄国贵族的咨议机构。初由王公掌握,后为沙皇控制。(2)城市杜马。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市参议会。1785年成立。由等级制代表组成。十月革命后解散。(3)国家杜马。沙皇俄国的国家代议机构。1906年成立。初为咨询机关,后改为立法机关。共四届(1906、1907、1907—1912、1912—1917)。十月革命前夕解散。
  ❷1993年12月起俄罗斯议会中的下院称国家杜马。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制度 • 外国政治制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