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制度
词条 | 二部制 |
释义 | 二部制 二部制(two-platoon plan) 即“葛雷制”。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制度 二部制 将全校学生分为两部分上下午分别轮流到校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现代中国曾广泛实行。源于清末半日小学堂。1904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限于屋舍窄狭,只可将儿童分为二起教授,各占半日,名为半日小学堂。”是为解决学校教学场地和设施不足而采取的措施。1932年教育部规定简易小学、短期小学实行上下午分班教学;1937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二部制办法,规定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所有小学不能容纳儿童就学时,以采用二部制为原则。各学校视教员和教室情形,可以选择采用全日二教室二部制、全日一教室二部制、半日二部制、全日半日混合二部制、间日二部制等。1932年开封教育实验区在李廉方主持下开展二部制实验,将全校学生分为甲乙两部,将各级课业分为三类,即普通教室课业(国语、算术、社会)、实习场所作业(自然、劳作、美术)、集合场所课业(公民训练、卫生、体育、音乐),二部学生按三类课业轮流更替上课。教学场所、教师、教法、设备、日程等都作出相应安排。以使有限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求得普及教育的最大功能。新中国成立后至60年代,小学也普遍实行二部制,以解决教育场所不足条件下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目标的困难。通常二部学生轮换半日到校上课,半日在家中组成学习小组完成作业、温习和复习功课或开展文体活动,教师则巡视辅导。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二部制(half-time system) 释文见531页。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教学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