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婆罗门
释义
婆罗门
婆罗门pó luó mén  ❶古国名。指古印度,意为“婆罗门众之国”。中国东汉后即有以此称古印度者。
  ❷古印度四种姓之一。见《大唐西域记·印度族姓》。
  ❸印度古宗教名。《隋书·南蛮传》:“其俗敬佛,尤重婆罗门。”
  ❹曲调名。《敦煌曲子词 》中有普通杂曲《婆罗门》。
出处:语词卷 • P • pó • 婆
婆罗门  译自梵语Brāhmaṇa,意为“净行”或“承习”。古印度的僧侣贵族,居于四种姓的首位。世代以祭祀、诵经(吠陀经)、传教(婆罗门教)为业。掌握神权,垄断知识,享有特权,是社会精神生活的统治者。
出处:宗教卷 • 其他宗教 • 印度教 • 信仰、教义
婆罗门  ❶梵文Brāhmaṇa的音译,意译“净行”或“承习”。古印度四瓦尔纳(种姓)中的第一等级即僧侣贵族。世代以祭祀、诵经(吠陀经)、传教(婆罗门教)为业。掌握神权,垄断知识,享有种种特权,是社会精神生活的统治者。
  ❷古国名。指古印度,意为“婆罗门众之国”。中国自东汉以后对印度即有此称,见《隋书·经籍志》。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古代史 • 古代东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