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近代哲学 • 术 语
词条 | 公共意志 |
释义 | 公共意志 公共意志 简称“公意”。法国卢梭用语。与“全体意志”相对。指来自社会团体并以社会团体为服务对象的普遍的意志。这种意志必须具有普遍性,保持为社会全体谋求福利的公共的目的,平等地谋求全体成员的利益,不分种族、宗教和阶级,也不容许从一部分人的利益出发而压制另一部分人。公共意志从公共利益出发,但并不放弃个人利益,是在考虑到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公共的利益。因此,公共意志应是特殊的个人的意志的总和,但不是个人意志的机械组合,而是公共意志与个人意志的有机统一。当这两者不能很好地结合,社会成员从个人利益出发而勉强形成的一致意志,称为“全体意志”,它不是公共意志,不是达到普遍性的意志。公共意志的达到在于个人放弃其特殊的利益,而为社会全体着想,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近代哲学 • 术 语 公共意志 又译“公意”。普遍的共同的意志。最初见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卢梭提出必须区别公意和众意,认为公意只考虑到公共的利益,是普遍的共同的意志,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公意以公共利益为依归,永远是公正的,个别意志则彼此会发生冲突。国家要保护全体人民的权利,须以公意为基础,但众意也参与了公意的决定,是公意的基础。卢梭将公意概念置于他的政治和道德哲学的核心地位。认为,即便是美德,也不过是一个使人的个别意志与社会的公意相一致的过程,这个过程“使我们摆脱自我”,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和自私自利,从而走向“社会的幸福”。构成公意的两个词,意志和一般性代表了卢梭政治思想中的两个基本要点:“一般性”代表着法治,代表着可以使我们摆脱自我并转向普遍(或共同)利益的公民教育,代表着不存在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时期的特殊公民:“意志”代表着他所信奉的“公民集会是世界上最具自由意志的行为”。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外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术 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