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流派 术语 • 西方马克思主义
词条 | 布达佩斯学派 |
释义 | 布达佩斯学派 布达佩斯学派 匈牙利的新马克思主义派别。苏共二十大后,卢卡奇在裴多菲俱乐部的哲学讨论会上,批评匈牙利共产党“意识形态专家”的“引证学”和“反客观主义”观点。其学生赫勒尔(Agnes Heller, 1929— )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问题。苏共二十二大后,卢卡奇重返哲学界,并有一群哲学家和文学家聚集在其周围,标志着布达佩斯学派的形成。1968年捷克事件后,该学派再度受到谴责。1971年卢卡奇去世后,学派影响渐小。其主要代表现大多在西方进行学术活动。该学派在哲学上主张“社会存在本体论”,反对“物质存在说”。赫勒尔提出“日常生活”观念。出版有《社会主义的人道化:布达佩斯学派的作品》。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流派 术语 • 西方马克思主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