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词条 | 颜渊 |
释义 | 颜渊 颜渊(前521—前490) 春秋末鲁国人。名回,字子渊。贫居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孔子学生,与闵损、冉耕和冉雍同列孔门“德行”科。孔子赞其上进不懈,“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好学,不迁怒,不二过。”(《论语·雍也》)子贡称其“闻一以知十”。曾问仁于孔子,答以“克己复礼为仁”,而其行动要目则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十分崇敬孔子,喟叹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循循然善诱”,竭尽其才,使之“欲罢不能”(《论语·子罕》)。于孔子学说“无所不说(悦)”,也因此被孔子婉言批评:“回也非助我者也。”(《论语·先进》)早卒,孔子极悲恸而叹:“天丧予!”自汉代起位居孔门弟子之首,亦被统治者尊为“复圣”。山东曲阜有颜庙。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颜渊(前521—前490) 春秋末鲁国人,名回,字子渊。孔子学生。贫居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孔子称赞他的德行,“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但也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悦)。”(《论语·先进》)早卒,孔子极悲恸。后尊为“复圣”。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春 秋 颜渊(前521—前481) 春秋末鲁国人。名回,字子渊。孔子学生。贫居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孔子称赞他的德行,“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努力实践孔子倡导的仁礼统一精神,达到“其心三月不违仁”的地步。早卒,孔子极悲恸。在《论语》中记述其与孔子答问的言论较多。汉时已被列为七十二贤人之首。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