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农业税常年产量
释义 nongyeshui chɑngniɑn chɑnliɑng
农业税常年产量(卷名:财政 税收 金融 价格)
average annual agricultural taxable output
  中国根据农业税法所定标准评定的计算农业税额的产量。又称计税产量。
  常年产量(1957年以前称“常年应产量”)的评定标准是,各种田地的自然条件和当地一般经营条件及种植习惯,在平常年景下全年所应收获的产量。①田地自然条件,指土质、水利、地势、气候、风向、阳光等;②经营条件,指当地一般农民用于田地的劳力、畜力、机械、肥料及耕作技术等;③种植习惯,指各种自然条件的田地在当地一般农民的经营条件下,每年种植的次数和种植的作物。
  常年产量一律折合成当地的主要粮食(简称“主粮”)以市斤(合0.5公斤)为单位计算。常年产量评定后,在一定年限内稳定(1953年时称“固定”)不变。
  中国农业税的常年产量,是在1949年冬至1952年冬的查田定产运动中评定的。1953年执行稳定农民负担政策,宣布“固定”常年产量。1958年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在降低税率的同时,调整了常年产量,全国平均提高14%。1960年农业遭受严重挫折而减产,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在降低税率的同时也大幅度调减了常年产量,使之接近当时的实际产量。1977年和1978年又把常年产量调整到1958年的水平,同时降低了税率,农民负担并未增加。由于农业生产发展,1989年常年产量只相当于实际产量的32.9%。常年产量已不能代表“平常年景”的产量,只是计算农业税的产量,故称“计税产量”(见农业税实际产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3: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