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释义 turang wuli xingzhi ceding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卷名:水利)
measurement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il
  测量和确定土壤不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土壤物理性质与其水分、空气、热量状况以及对农田灌排的要求和耕作效果密切相关。测定土壤物理性质是设计灌排工程、进行土壤管理的基础工作。
  土壤容重  土壤在未经扰动的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土壤容重,通常以g/cm3表示。测定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γ射线法。土壤在烘干状态下的容重称干容重。
  土壤比重  土壤颗粒(包括有机质和矿物质)的烘干重量与同体积4℃的水重之比称土壤比重,通常采用比重瓶法测定。
  土壤孔隙率  土壤中孔隙体积与土块总体积之比,又叫孔隙度,以百分数表示。土壤毛细管形成的孔隙称毛管孔隙,其他孔隙皆为非毛管孔隙。一般总孔隙率由容重及比重两项数值计算而得。
  土壤结构  土壤颗粒经过团聚和分散作用所形成的相对稳固的单位。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土壤结构具有水稳性,可以对土壤中水分和空气进行调节。直径大于0.25mm的结构性团聚体占土壤总量的重量百分数是土壤结构的重要指标。直径在1~10mm的粒状、核状、团块状结构,可使土体疏松,有利根系活动吸取土壤水分和养分,是良好的土壤结构。个体直径在0.25~0.001mm者,称土壤微结构。直径小于0.001mm的颗粒,称单粒,透水性差,植物根系伸展困难,称为不良的土壤结构。土壤结构的测定方法如下。①干筛法:将风干原状土进行筛分;②湿筛法:测定土壤颗粒水稳性;③吸管法、比重计法:测定土壤微结构;④摄影观测法、显微镜法:观测土粒和孔隙的大小、垒结状态。
  土壤机械组成  又称土壤颗粒组成。土壤质地或土壤砂粘性,是指土壤的固相部分中砂粒或粘粒含量的百分数。其测定方法有:吸管法、比重计法、手摸目测法和土壤粒级及分析仪测定法。
  土壤粘着力  又叫土壤外附力,即土壤在湿润状态下粘着物体的能力。其数值等于水膜附在物体上的面积和水分张力的乘积。粘着力的测定,可用粘着仪进行,其单位为g/cm2
  土壤膨胀  土壤吸收水分体积膨胀的性能。常用膨胀度,以百分数表示。其测定方法有:膨胀热法、膨胀压力法、土壤膨胀前后体积比较法等。
  土壤收缩  土壤失水后体积缩小的性能。常用收缩度,以百分数表示。测定方法:将样品烘干后测其体积来求得。
  土壤空气  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呈自由态的气体,溶解于土壤水分中呈溶解态的气体和被土粒吸附呈吸附态的气体。其组成与大气的组成不同,主要有CO2、CO、O2、H2、 N2、 SO2、Cl2、H2S、NH3、CH4等。其测定方法:可使用极谱式氧气分析仪、 红外线吸收CO2和CO分析仪、热导式气体分析仪或气相色谱仪测定。
  土壤温度  土壤冷热状况与植物生长发育关系极为密切,同时亦影响着土壤中生物过程及理化过程的进行,其测定方法可采用地温计。在冬季土壤还有冻结问题,影响越冬作物的生长。其测定方法:土钻测定法、结冻仪测定法。
  土壤水分常数  (见土壤水分常数测定)。
  参考书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编:《土壤理化分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7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2: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