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有机体的行为 |
释义 | Youjiti de Xingwei 《有机体的行为》(卷名:心理学) The Beh avior of Organism B.F.斯金纳早期的代表性著作。纽约阿普尔顿出版社1938年出版。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斯金纳的基本思想和实验结果。作者以后40多年的研究就是对这本书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与传统S-R(刺激-反应)心理学不同的看法,对И.Π.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E.L.桑代克的工具性条件反射加以区分。作者认为,S型条件作用(也称应答型条件作用)与R型条件作用(也称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由一种可观察到的刺激引起的,后者则没有可观察到的刺激,而是由机体“发出”的,他还认为,R型条件作用实际上比S型条件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重要。作者对有机体行为的上述分析是他的行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他关于操作条件作用的分析是他与传统行为主义的S-R公式的主要分歧所在,因为J.B.华生的心理学认为“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他在1932年设计使用的斯金纳箱实验以及从这个基本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关于习得反应、条件强化、条件泛化、条件分化和消退作用等学习规律。作者概括出一个经验性的习得律:“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其强度就会增加。”这里所说的增加,不是指某个特定反应的改变(因为该反应在操作强化前已经发生),而是指这类反应在以后发展概率的增加。作者在书中阐述的新行为主义的主张,不同于另一名新行为主义者C.赫尔提出的假设-演绎体系,斯金纳不利用假设。书中没有确立一种假设概念系统,据以进行演绎,再由实验加以检验。在书中,斯金纳认为E.托尔曼的行为主义体系有许多地方和自己的看法是相似的,但是他不像托尔曼那样重视“中介变量”。在使用中介变量这类概念时,他严格采用操作性定义。例如,用上次进食后的时间,进食的速率或其他可观察的事实给“饥饿”下定义。本书提出的区分操作条件作用和应答条件作用的说法,在学习心理学中曾居统治地位达30多年之久。但近年来已受到不少人的检验和批评。特别是不少实验已证明:许多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内脏性反应也可以通过操作性条件技法加以控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