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诺尔德,E. |
释义 | Nuo'erde 诺尔德,E.(卷名:美术) Emil Nolde (1867~1956) ![]() 诺尔德一方面对高度发展的工业破坏生态均衡感到不满意,一方面又为现代的工业、技术所造成的喧闹气氛和急速的节奏所吸引,并用画笔来表现。在以南太平洋为题材的绘画中,他寻找和表现人的本源,流露出内心的忧虑和痛苦。尼采的哲学思想对他影响较深,他同情劳动者,不满资产阶级文明,但看不到群众的力量,看不到社会的前途,把希望寄托在少数侠人和先知先觉者的身上。 当纳粹党在德国兴起时,他一度受蒙蔽,曾是它的支持者,但不久又受到迫害。1943年他在柏林的画室被毁,直到1946年才恢复创作。 诺尔德以宗教为题材的油画《最后的晚餐》(1909)、《群童中的基督》(1910)、《基督与罪人》(1926)以及木刻《先知》(1912),是表现人道主义和拯救人类的哲理观念的。一些描绘儿童游戏和狂欢场面的画,如《金犊周围的舞蹈》,也很有情趣。他还受到青骑士社和J.S.恩索尔的启发,不断追求形式的简练、单纯和象征性,作品中多笼罩着一种中世纪的热情。1927年德累斯顿为诺尔德举行大型回顾展,P.克利等一群艺术家集资为他出版纪念专辑。1931~1934年,他的两卷本《自传》出版,被人们认为是研究德国现代艺术的重要著作。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