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政区地理 • 贵州省 • 省、市(自治州)、县(区)
词条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释义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在贵州省西南部。面积1.68万平方千米。人口340万(2010年),居民有布依、苗、汉、回、彝、仡佬等族。辖兴义市及兴仁、普安、晴隆、贞丰、望谟、册亨、安龙七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兴义市。秦汉时属象郡、夜郎、牂牁郡,唐宋属黔中道、剑南道及自杞国、罗甸国等,元明以后设土司制度,清初“改土归流”,属贵州南笼府。民国废府。1981年批准设立自治州。境内地形起伏较大,地貌错综复杂,多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南、北盘江流经。盛产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甘薯、油桐、生漆以及各种木材、药材、水果等。矿产有煤、硫黄、铁、锑、铅、锌、铜、汞、金、大理石等。工业有采矿、制糖、建材、陶瓷、食品加工等。电力资源丰富。南昆铁路和324国道经此。民航有兴义机场。著名的兴义猫猫洞古文化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2万余年,另有名胜古迹普安铜鼓山遗址、普安烽火台、晴隆“欲飞”石刻、花江铁索桥、石膏晶洞、招提等。建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政区地理 • 贵州省 • 省、市(自治州)、县(区)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982年5月1日建立。在贵州省西南部。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兴义市。辖兴义市和望谟、兴仁、普安、晴隆、贞丰、册亨、安龙等七市县。秦、汉时属象郡、夜郎、牂牁郡,唐、宋属黔中道、剑南道及自杞国、罗甸国等,元、明以后设土司制度,清初“改土归流”,属贵州南笼府。民国废府。面积1.68万平方千米。人口340万(2011年)。居民有布依、苗、汉、回、彝、仡佬等族。境内地形起伏较大,地貌错综复杂,多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南、北盘江流经。盛产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甘薯、油桐、生漆以及各种木材、药材、水果等。矿产有煤、硫黄、铁、锑、铅、锌、铜、汞、金、大理石等。工业有制糖、化肥、造纸、纺织、皮革、食品加工等。电力资源丰富。公路四通八达,南昆铁路贯境。著名的兴义猫猫洞古文化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2万余年,还有普安铜鼓山遗址、普安烽火台、晴隆“欲飞”石刻、花江铁索桥、石膏晶洞、招提等名胜古迹。并建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 • 中南、东南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