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话文运动
释义
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运动  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革汉语书面语形式的运动。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汉语的书面形式是文言文。文言文原是先秦两汉古人口语的记录,但从魏晋以后逐渐脱离口语,并日趋严重,造成人们交际使用上的不便和困难。唐宋以后,古白话逐渐兴起,近代以来学者们也不断主张“我手写我口”,但这种努力并没有改变文言文的统治地位。1916年底至1917年初,胡適、陈独秀等在提出“文学改良”和“文学革命”主张的同时,发出了“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号召。激进的知识分子纷纷响应,开始用白话文作诗撰文。《新青年》也从1918年起改成白话文刊物,使白话文运动迅速兴起。同年5月,鲁迅发表了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对旧礼教与提倡白话文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深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后,白话文运动更得到迅猛发展,出版了约四百种白话文报纸,小学教科书也改用白话文,终于使白话文在文学作品和一般学术著作中取得合法地位。但是白话文运动又是不彻底的,直到二次大战前中国的政府公文、法律文件、新闻报刊等仍基本使用文言文,这种状况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得到改变。
出处:语言学卷 • 应用语言学
白话文运动  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革文字表达形式的运动。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作为文学语言之正宗。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纷纷响应,开始用白话文作诗撰文。1918年起《新青年》改用白话文,使白话文运动迅速兴起。同年5月,鲁迅发表的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对旧礼教与提倡白话文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白话文运动的深入,并为新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该运动不但是文体改革革命,而且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促进了新文学运动的发展。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事件 • 运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