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朱
释义
杨朱
杨朱约前395—约前335  战国时期哲学家。魏国(都今河南开封)人。字子居。重视个人生命,主张“贵己”、“为我”,认为“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认为身与物都是自然产物,不能占为己有。重视欲望的满足,“从心而动,不违自然之所好”。其见解散见于《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
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中国经济思想史 • 人物
杨朱  战国时期思想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又称杨子、阳子居、阳生。魏国人。善辩。基本政治主张是“贵己”和“为我”,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和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贵己”,就是顺乎自然,“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性和真,即人的天性,杨朱认为人应保全自己的真性。“为我”则是贵己的逻辑发展。杨朱认为,天下治的前提是既不损己为人,又不损人为己,“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也”。无著作留下,言论散见于《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家、政治思想家及学者
杨朱  战国初哲学家。先秦古书中又称他为杨子、阳子居或阳生。魏国人。相传他反对墨子的“兼爱”和儒家的伦理思想,主张“贵生”“重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别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侵夺别人。在《韩非子》中被称为“轻物重生之士”。其思想在战国初期颇为流行。孟子说他“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抨击他的“为我”思想。他没有留下著作。关于他的史料,散见于《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编入《列子》里的《杨朱篇》,不一定可靠,有说为晋人伪作。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