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rén  ❶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说文·人部》:“仁,亲也,从人、二。”《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言“仁”,以“爱人”为核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弟等内容;而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实行的方法。
  ❷指具有仁德的人。《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又《述而》:“(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❸指仁政。《孟子·公孙丑上》:“以德行仁者王。”
  ❹指人的运动、感觉等机能。《后汉书·班超传》:“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李贤注:“不仁犹不遂也。”
  ❺犹“存”。《礼记·仲尼燕居》:“曰: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郑玄注:“仁,犹存也。”
  ❻果核里面的种子部分。如:杏仁;瓜子仁。
  ❼用于称谓前作敬词。见“仁兄”“仁弟”。
  ❽假借为“人”。《论语·雍也》:“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朱熹注引刘聘君曰:“有仁之仁当作人。”
  ❾姓。五代时有仁美仁裕
出处:语词卷 • R • rén • 仁
  ❶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说文·人部》:“仁,亲也,从人、二。”《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言“仁”,以“爱人”为核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而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实行的方法。
  ❷旧指具有仁德的人。《论语·学而》:“汎爱众而亲仁。”又《述而》:“子(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❸古时所谓善政的标准,即仁政。
出处:哲学卷 • 伦 理 学 • 中国伦理思想史
  ❶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说文·人部》:“仁,亲也,从人、二。”《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言“仁”,以“爱人”为核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而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实行的方法。
  ❷旧指具有仁德的人。《论语·学而》:“汎爱众而亲仁。”又《述而》:“子(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❸古时所谓善政的标准,即仁政。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术 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