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微量元素
释义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  ❶亦称“痕量元素”。所有以低浓度存在的化学元素。它们不是组成物质主要结构所必需的化学元素,不参与构成物质的分子式。其浓度一般低于千分之一,在许多情况下仅达百万分之几甚至十亿分之几,但在各种物质中普遍存在。微量元素有时会对物质或材料的某些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❷亦称“微量营养元素”。生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但需要量却很少的化学元素。其浓度一般低于千分之一,在许多情况下仅达十亿分之几。它们的营养学意义主要是构成代谢中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细胞组成及酶或激活剂。微量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仅在特殊的地质、地理条件下或特殊的生物生理或病理情况下才能造成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摄入过量会引起中毒。参见“常量元素”。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  指每日需要量在100毫克以下,以每千克体重含若干毫克或微克计算的元素。占人体的0.05%~0.1%。生物功能必需的有十四种:铁、碘、锌、铜、氟、硒、钒、锰、镍、钴、铬、锡、钼和硅。是酶和维生素的激活因子,参与核酸的形成和代谢,协同体内常量元素发挥作用。运动训练可影响微量元素代谢,需通过膳食予以补充。
出处:体育卷 • 体育学科 • 运动营养学
微量元素  亦称“微量营养元素”。人和动物组织中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下范围的元素。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被认为是人或动物生理必需的微量元素有14种,即:铁、碘、锌、钴、铜、钼、硒、铬、锰、硅、氟、硼、钒及镍;199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的联合专家委员会认为:前8种为维持正常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后6种为可能必需微量元素。它们在营养学上的意义有:构成机体组织或有特殊生理功能的重要材料,为酶或激活剂的组成部分。因参与机体新陈代谢,每天都要消耗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需通过膳食予以补充。微量元素在食物中分布广泛,一般能满足机体需要,在特殊生理和病理情况或地方性缺失时能引起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摄入过量时会引起中毒。
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预防医学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微量元素  亦称“微量营养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但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植物对它们的需要量在培养液中往往少于百万分之一。如铁、铜、锰、锌、硼、钼等。在土壤中缺少这些元素或它们不能被植物利用时,植物生长不良,但过多时又易引起中毒。在农业上,常以微量营养元素作种子处理、根外追肥来提高作物的产量。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植物生理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