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侍郎
释义
侍郎
侍郎shì lánɡ  官名。代郎官之一,本为宫廷近侍。东汉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至明清遂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
出处:语词卷 • S • shì • 侍
侍郎  官名。(1)皇帝侍从官。西汉武帝以后置,为郎官之一。隶光禄勋,宿卫宫禁,侍奉皇帝。东汉、魏晋、北魏亦置。(2)尚书台(省)郎曹长官。东汉设以固定官职,尚书台六曹各置六员,分隶六曹尚书。初入台称郎,任满三年(一说一年)始得称此。(3)六部次官。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于吏、民(户)、礼、兵、刑、工诸部置,正四品。唐代因之。北宋前期为寄禄官,元丰改制后为职事官。辽、西夏、金亦置。元代改隶中书省。明初因之,后罢中书省,与尚书并为六部堂官,直隶皇帝,权任更重。分置左、右,正三品。清顺治元年(1644年)沿置,左、右侍郎各有满、汉员。雍正八年(1730年)皆定为正二品。清末新设各部亦置,后改名副大臣。(4)黄门侍郎、中书侍郎、散骑侍郎等官之省称。(5)汉代诸侯王国属官。后代沿置。唐开元年间废。(6)十六国西秦高级执政官员。(7)麴氏高昌国官名。(8)唐高宗时置“兰台侍郎”,为秘书少监改称。(9)五代后梁改尚书左右丞为左右司侍郎。后复旧。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