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道德与真理
释义 daode yu zhenli
道德与真理(卷名:哲学)
morality and truth
  伦理学与认识论相互关联的一个方面,主要涉及道德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以及善与真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
  人们的善恶观念和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对于这一问题,在伦理思想史上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道德是永恒真理,善与真永远是统一的。如西方基督教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体现上帝意志的永恒正义,善的即是真的,真的即是善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则把道德看作是人类理性的表现,是超时代、超民族、超阶级的永恒真理。另一种观点认为,道德是个人的意志、兴趣、情绪、欲望和利益的表现,它与真理无关,因而不具有客观真理性,如感情主义认为,道德只表达个人的情感,每个人对同一道德行为或事实,都会因其所特有的情感而得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道德判断,因此,道德不具有真理性,它无所谓真、假,不能按真、假归类。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与真理、善与真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总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人们的善恶观念和行为规范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人们的道德行为也总是在对社会关系一定程度认识的基础上发生的。道德不只是属于人的感情范围,而且也属于人的理性认识范围和实践范围,具有一定的客观真理性。但是,道德与真理又是有区别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其中包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而道德只是那种与人的行为规范和对人的行为评价有关的认识。善的,一般都建立在真的基础上。然而,真的东西不一定都能作道德上的善恶评价。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是否具有真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原始社会道德、阶级社会中的剥削阶级道德,在一定历史时期或一定历史阶段上,也反映当时社会的客观需要和先进集团的利益,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方向,因而具有一定的真理性。但是,这些道德是在科学的历史观(见历史唯物主义)出现之前产生的,往往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和错误的内容。当这些道德所维护的经济、政治制度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时,就必然丧失其真理性。共产主义道德是以科学历史观为基础的,虽然它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但由于它正确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社会道德的前进方向,所以它是客观真理的体现。共产主义道德与真理是统一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