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美术卷 • 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 名词术语
词条 | 景泰蓝 |
释义 | 景泰蓝 景泰蓝 亦称“铜胎掐丝珐琅”。中国传统工艺品。其起源尚无定论。据说唐代即有此种工艺品。故宫博物院最早的存品系创于明宣德年间,学界公认其制作工艺至景泰年间才广泛流行。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故习称“景泰蓝”。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制作工序分打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其中最复杂细致的是掐丝和点蓝的技艺。其品种有瓶、碗、盘、罐、烟具、台灯、文具、奖杯等。 出处:美术卷 • 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 名词术语 景泰蓝 中国的掐丝珐琅器。景泰(1450—1456)为明代年号,因署有景泰年制款的掐丝珐琅器工艺精湛,珐琅釉以蓝色最为出彩,因此从清代开始,民间即称珐琅器为景泰蓝。近年研究者发现,景泰年间的珐琅器绝大部分为改造旧器后刻上“大明景泰年制”而成,真正的景泰年制珐琅器很少,工艺也并不出色。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工艺 • 珐琅器 景泰蓝 亦称“铜胎掐丝珐琅”。中国特种工艺品之一。一说早在唐代就有此种工艺制作,一说据故宫博物院最早的藏品系创于明代宣德年间,至明景泰年间才广泛流行。用铜胎制成,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习惯称“景泰蓝”。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制作工序分:打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其中最复杂细致的是掐丝和点蓝的技艺。品种有瓶、碗、盘、罐、烟具、台灯、文具、奖杯等。以北京产最著名。 出处:化工轻工纺织卷 • 无机非金属材料 景泰蓝 亦称“铜胎掐丝珐琅”。中国特种工艺品之一。一说早在唐代就有此种工艺制作;一说据故宫博物院最早的存品系创于明宣德年间,至明景泰年间才广泛流行。用铜胎制成,当时以蓝釉为最出色,习惯称为“景泰蓝”。清代以后,远销国外。制作工序分:打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其中最复杂细致的是掐丝和点蓝的技艺。品种有瓶、碗、盘、罐、烟具、台灯、文具、奖杯等。以北京产最著名。 出处:材料科学卷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涂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