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美术卷 • 书法篆刻 • 作品 • 中国
词条 | 淳化阁帖 |
释义 | 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 简称《阁帖》。汇刻丛帖。10卷。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出秘阁(帝王藏图书之所)所藏历代法书,命侍书学士王著编次,标明为“法帖”,摹刻在枣木板上,拓赐大臣。而王著采择未精,夹杂部分伪迹,或把作者标误,但古人法书,赖此以传。自此刻帖盛行,宋代重辑、翻摹者甚多,著名的有《绛帖》、《潭帖》、《二王府帖》及“泉州本”、“贾似道本”等。明人又颇多翻刻,以上海潘氏、顾氏及肃王府(简称“肃府”或“肃藩”)刻本为著。清康熙年间又将“肃府本”再刻于西安,乾隆时又据宋拓本重辑刻于内府。故历来将此《阁帖》称为“法帖之祖”。 出处:美术卷 • 书法篆刻 • 作品 • 中国 淳化阁帖 亦称《淳化秘阁法帖》。宋代汇刻丛帖。十卷。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赵光义命翰林侍书王著甄选编次内府所藏历代墨迹,用枣木模刻,以李廷珪墨拓出,大臣登二府者赐一部。收历代书法作者102人,计420帖。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丛帖,为“法帖”之祖,记录了从秦汉到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原版宋时已毁,原拓本传世甚罕。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淳化阁帖》拓本称最善本。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文书 • 书法 • 书法作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