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阎锡山
释义 Yan Xishan
阎锡山(1883~1960)(卷名:中国历史)

  山西军阀。字伯川。1883年10月8日(清光绪九年九月初八)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一个地主兼商业高利贷者家庭。1902年入山西武备学堂,1904年留学日本,先入振武学校,后入陆军士官学校,1905年10月加入同盟会。1909年归国,任山西陆军小学堂教习,后升监督。1910年升任山西新军标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率部起义占领巡抚衙门,任山西都督。此后,依附袁世凯、段祺瑞等,长期盘踞山西。1916年7月后,任山西督军兼省长。1917年派兵赴湖南与护法军作战,遭惨败。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投机钻营,扩充实力。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追随蒋介石反对共产党,通电声称拥护三民主义,自任北方革命军总司令,乘机收编军队,扩大实力,所辖军达十多万人。旋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和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在山西实行“清党”反共。1928年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参加对奉军作战。3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太原分会主席、北平分会代主席和平津卫戍总司令等职。1929年后兼任国民政府政务院内政部长、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等职。因其势力扩张,同蒋介石的矛盾日益尖锐。1930年 8月,阎锡山联合冯玉祥反蒋,在北平组织政府,任主席。随后爆发了蒋阎冯大战,失败后逃往大连。“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回山西,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再次控制山西、绥远两省。
  抗日战争爆发后,阎锡山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9月,日军侵入山西境内时,曾在代县指挥所部积极对日作战,组织忻口会战,重创日军。其后态度逐渐变化,接受蒋介石密令,制造反共摩擦,1939年12月制造“晋西事变”, 进攻抗日决死队和八路军, 破坏抗日民主政权。曾暗中与日军勾结,在降日和抗日之间投机。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蒋介石发动的内战。1945年9月派主力部队侵占解放区,在上党战役中遭到人民解放军的歼灭性打击。1947年,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兼山西省政府主席。但在人民军队的进攻下,其军事力量不断被歼,1949年3月从太原逃到南京。6月,在广州就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后又逃往四川,12月飞赴台湾省。1950年3月任台湾当局总统府资政兼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60年5月23日病死于台北。
  参考书目
 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198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