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yǎn  ❶古代炊器。青铜或陶制,下部是鬲,上部是透底的甑,上下部之间隔一层有孔的箅。也有上下部可以分开的。盛行于商周。《考工记·陶人》:“陶人为甗,实二鬴,厚半寸,唇寸。”
  ❷《尔雅·释畜》:“善升甗。”郭璞注:“甗,山形似甑,上大下小。”
  ❸古地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济南历城区境。《春秋·僖公十八年》:“师及师战于。”
出处:语词卷 • Y • yǎn • 甗
  古代炊器。青铜或陶制。下为鬲,上为大口盆形透底的甑,合二器为一,上下部之间隔一层箅。在铭文中自名为“獻”或“鬳”。甗专用于蒸炊,鬲盛水,甑置食物,下生火煮水,类似现在的蒸锅。青铜甗始见于商代前期。商代的甗多未见甑底设箅,可能使用临时性材料替代箅的功能。西周以后,甑底设有可开闭的箅,箅上有十字孔或长方形孔。依据器形可将甗分为联体甗和分体甗两类。战国末期因灶的出现,鬲的袋足逐渐萎缩,下部鬲的形式逐渐改变成平底的釜。秦代、西汉的甗下部皆已作釜形。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器物 • 青铜器 • 器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