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生态农业
释义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根据农业生态学原理和规律,合理组织农业各部门的生产,以提高产量、保护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使用化肥农药过量所造成的环境与食物污染问题而提出。其特点是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关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部门彼此结合、相互促进,多次分层利用自然资源,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和生物能转化率,生产出高产、优质、无污染的农产品,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农业既能发挥有机农业之长处,又不排斥机械、化肥等先进农业技术,是有机与无机农业有效结合的综合体,也是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和先进的农业生产体系。
出处:经济卷 • 产业经济学 • 农业经济
生态农业  指人们按照生态学、经济学与系统科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体系。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W·奥尔布雷克特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M·沃辛顿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7年5月全国生态农业座谈会定义为:运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吸收现代科技成就,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农、林、牧、副、渔比例,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生产体系。
出处:世界地理卷 •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 经济地理学
生态农业  利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关系,合理组织农业各部门的生产,借以提高产量、改善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其特点是根据农业生态学原理,建立良好的生产结构,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副业等部门彼此结合、相互促进,多次分层利用自然资源,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和生物能转化率,生产出高产、优质、无污染的农产品,并确保良好的生态效益。此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初为试图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中使用化肥农药过量所造成的环境与食物污染而提出。其思想则源于早期传统的有机农业。
出处:农业科学卷 • 农业总论 • 农业总类
生态农业  利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关系,合理组织农业生产,提高产量、改善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其特点是根据农业生态学原理,建立良好的生产结构,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副业等部门彼此结合、相互促进,多次分层利用自然资源,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和生物能转化率,生产出高产、优质、无污染的农产品,并确保良好的生态效益。此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试图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中使用化肥农药过量所造成的环境与食物污染。其思想则源于早期传统的有机农业。
出处:能源科学卷 • 终端用能 • 城乡用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59:38